合同诈骗与经济纠纷的界限
  • 互联网
  • 刘倬
  • 2016-03-12

  摘要:合同诈骗与经济纠纷的界限,二者在表面意义上似乎都是和这个经济问题,金钱问题相挂钩,但是二者之间还是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与及区别的,下文将会一一解析,本网编辑希望下文内容,对你有所帮助。

  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在签订、履行合同中,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,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,数额较大的行为。表现形式包括,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;以伪造、变造、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;没有实际履行能力,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,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;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、货款、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。

  经济合同纠纷是指行为人有履行或基本履行合同的诚意,只是由于某种原因而未能完全履行合同,或者在履行合同中,一方有意违反合同的某项条款,使合同另一方遭受损失,从而引起双方对合同约定的权利和义务发生争议。

  某某公司虽然与××公司签订了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,但合同并没有真正履行,某某公司没有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,但某某公司却以第13小区“合法使用权人”的身份申请办理建筑项目登记备案证手续,这是虚构事实。

  按照建设部《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》的规定,建设项目的招标应具备项目概算已经批准、建设用地的征用工作已经完成、建设资金和主要建筑材料、设备的来源已经落实等条件。但是,某某公司连根本的建设用地的征用工作都没有完成,又没有资金来源,根本不具有发包“金沙大厦”项目土方工程招投标的资格,却隐瞒事实真相,以同一土方工程骗取了多人签订承包合同收取定金,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诈骗故意,客观上符合我国《刑法》第224条第5项“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”的情形。

  《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》规定“保证金最高不得超过1000元”,而某某公司要求交纳的定金却大大超过了这一规定。

  因此,从主客观的表现上,某某公司完全符合刑法规定的合同诈骗罪特征。


分享到: